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代物清偿,抑或债的更新?/张化平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2 23:17:27  浏览:83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代物清偿,抑或债的更新?
——兼评原告石某诉被告张某买卖合同货款纠纷一案
张化平

[内容摘要]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就债务偿还问题答成的新协议是代物清偿协议还是属于债的更新,在债务人不履行新协议时是按原协议起诉还是依据新协议起诉,这在法律实务中是常遇到的问题。本文就代物清偿的法律概念、构成要件及与债的更新之区别作了相应探讨。
[关键词]
债的履行 代物清偿 代物清偿协议 债的更新


[问题的提出]
2001年至2002年3月期间,原告石某向被告张某供应供应焦碳、生铁等原料。2003年3月15日经双方结算,被告向原告出具11575元欠条一张。原告经多次催要遭被告拒绝后,于2004年1月7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判令被告履行付款义务。原告起诉后的2月16日,被告主动与原告协商并达成协议一份,载明:“经双方友好协商,张某同意将规格1.5匹空调机3台、11KW鼓风机1台、生铁100KG和陶土3.5T抵扣欠石某材料款壹万壹仟伍佰柒拾伍元整,¥11575元,双方货款两清”。2月17日,原告石某向法院申请撤诉。3月初,原告雇请他人车辆往被告处要求其履行协议,在清点货物过程中,双方发生争执致原告拖货未果。2004年8月16日,原告以原欠条为依据,再次诉诸法院,要求判令被告给付11575元欠款。诉讼中,被告张某坚持仍以空调等物品抵款,原告石某则要求以货币履行(物品已贬值)。
[主要观点]
本案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双方当事人之间继欠条之后又达成一份以货抵款协议,致使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基于欠条的债权债务法律关系转化为以货抵款协议的新的合同法律关系。原告石某以原欠条起诉,其请求不能成立;原告应以后一协议向对方追偿合同之债。
另一种观点认为,原、被告达成的是一份代物清偿协议,代物清偿协议成立时,原债务并不消灭。代物清偿协议生效履行的关键在于有受领权的人现实地受领给付物。未发生现实受领给付的代物清偿协议,不能发生约定的效力和法律后果。故原告有权以原欠条为依据,提起给付之诉,以求自身权益的充分保护。
[作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处理本案的关键在于对2月16日协议性质的正确认识,该协议是代物清偿还是属于债的更新。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协商以物品或劳务抵还金钱债务较为常见,最典型的如上例之情形。由于我国法律未规定债的代物清偿制度,法学理论著作亦鲜有论及,司法实践中对债的代物清偿之要件、效力等基本内容缺乏正确的把握,常把代物清偿认定为债的更新,导致对同类案件的处理大相径庭,从而有损法律适用的安定性和人民法院司法权威性。本文拟对相关问题作一简要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代物清偿的涵义与特征
(一)、代物清偿的涵义
代物清偿,亦称债的代物给付,为清偿债务的方法之一,是指以他种给付代替原定给付的清偿,也即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以负担新的债务作为履行原来债务的方法,在新债务未履行前,原债务并不消灭,当新债务履行后,原债务同时消灭。
(二)、代物清偿的特征
1、代物清偿为合同
代物清偿是债务人为清偿原债务而对债权人负担新债务,仍以当事人双方之意思表示一致为基础,故性质上为仍为合同。代物清偿合同通常由债权人与债务人订立,但是既然法律允许第三人清偿债务,代物清偿合同亦不妨由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 代物清偿虽为合同,但并非当事人双方变更(更改)了前合同的内容,它只是履行方法(或标的)的变更,比如前合同履行标的是货币,后合同以房产代替,又如以劳务代替。代物清偿既为合同,则其签订、履行自应受合同法的规范,如:当事人必须有行为能力,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内容必须合法,等等。
2、代物清偿成立时原债务并不消灭
代物清偿合同成立时,债务人即负有履行新债务之义务,但对债权人而言,其原债权并未因代物给付合同的成立而归于消灭,债务人负担新债务乃是作为履行原债务的一种方式,新债务与原债务基于同一目的同时并存,只不过在履行期内债权人只能就新债务请求履行,新债务获满足后,原债务同步消灭。当然,根据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亦不妨约定,代物清偿合同成立时,原债务即归于消灭,此种约定亦为有效,但此时即成立债法上的另一制度——债的更新,非属代物清偿。
二、代物清偿的构成要件
(一)必须有原债务存在
代物清偿系以清偿原债务为目的而负担新债务。因而代物清偿是有因行为,故应有原债务存在,代物清偿合同才能有效成立。倘若原债务不存在或无效或被撤销时,则为代物清偿合同之成立原因不存在或不合法,新债务自然不能成立。此种情况下,如果债务人已履行了新债务,可依不当得利之规定,请求债权人予以返还。
(二)必须以他种给付代替原定给付
代物清偿的“物”即履行的标的或在种类上或在性质上须不同于原定给付的标的。债的履行标的有财产、劳务与权利三种,原定以财产交付,现以劳务代替,此乃履行标的性质不同,原定以房屋交付,现以汽车交付,此乃履行标的种类不同。代物清偿只是履行标的或方式的改变。允许债务人以他种给付替代原定给付,是对债务人履行不能作出救济,这也并不损害债权人的任何利益。原定给付与替代给付在价值上一般需要相等,但如果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也允许有部分差额。
(三)、必须有当事人双方关于代物清偿的合意
代物清偿既为合同行为,故须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有负担新债务以清偿旧债务之意思表示,要经过当事人双方要约和承诺。代物清偿协议是双方合意的产物,该协议自双方达成合意时成立。当然,债务既然可以由第三人清偿,自然也可以由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代物清偿合同 。如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合同,自愿承担原债务人的债务,但其新债务与原债务的主要内容相同时,则仅成立债务的转移,只有第三人承担的新债务与原债务履行标的相异时,才成立代物清偿。
(四)必须有债权人等有受领权的人现实地受领给付
仅有双方当事人答成合意,代物清偿协议成立,但并不生效,不产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如同借用合同、保管合同一样,代物清偿协议在合同理论上属于实践性合同,必须有当事人一方实际交付标的物的行为,才能产生法律上的效果。
三、代物清偿的效力
(一)、代物清偿合同成立后,新债务当然成立。但此新债务并非原债务的继续,而是异于原债务之另一个债务。因此,关于原债务之抗辩,在新债务不得主张,此点应该是债权人接受代物清偿主要的利益所在,因为债务人不得以关于原债务的抗辩对抗债权人,债权人在代物清偿更容易实现债权。
(二)代物清偿合同成立后,新债务之清偿期未届至之前,债权人不得行使原债权。只有新债务不能履行,或无效或被撤销时,始能就原债务请求履行。因为虽然债权人有两个债权,但债权人既已同意债务人以新债务清偿原债务,即对债务人负有一定义务,也就是说,应先自新的、独立的债权寻求满足,债务人如履行了新债务,则等于同时履行了原债务。
(三)代物清偿合同成立后,如果新债务没有履行,原债务就并不消灭,所以原债务之担保等从债务自亦继续存在。这是因为当事人签订代物清偿合同,系以清偿原债务为目的,换个角度说,即是债务人对原债务的确认,因而,如代物清偿合同系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则原债务之诉讼时效即应中断、重新起算,合同如仅系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则原债务之诉讼时效不中断。
(四)新债务与原债务如均已届清偿期,则因新债务不履行时,其原债务并不消灭,债权人自然可以请求履行新债务,亦可以请求履行原债务。债务人如履行新债务时,原债务随同消灭;反之,如债务人履行原债务时,新债务失去了存在的原因亦随同消灭。
(五)如代物清偿合同系由第三人与债权人订立,则债权人是行使原债权还是行使新债权,不受限制。
四、代物清偿与债的更新之区别
(一)、债的更新的涵义
所谓债的更新(也称债的更改),是指设定新债以代替原债务并使原债务归于消灭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即当事人双方基于某种原因答成新的协议以完全代替原协议,新协议是以消灭原债为目的而设立的 ,新协议成立后,原债归于消灭。如当事人双方以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代替原来的租赁合同法律关系。债的更新起源于罗马法,后法国民法典及日本民法典从之。
(二)、债的更新的构成要件
债的更新构成要件如下:(1)须已经存在一个债务;(2)须产生一个新债务;(3)新债务的产生须以原债务为基础,但其要素、内容相异;(4)当事人须有更新债务的意思表示。
(三)、代物清偿与债的更新的区别
代物清偿与债的更新均系为债的清偿方法, 均系由债务人承担新的债务以履行原债务,二者之间极为相似,区别细微,在实务当中更是难以区分。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
1、依债的更新,债权人以新取得的债权代替原债权,依代物清偿,债权人只是受领他种现实给付而代替原定给付;
2、债的更新中原债消灭后有新债产生,代物清偿则不会产生新债;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甘肃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类别划分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类别划分规定
甘肃省人民政府



为了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结合甘肃省地面水水域实际情况,对我省地面水水域环境保护功能划分类别作如下规定:
一、水域环境功能的划类:
依据地面水水域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水域环境功能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二、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的主要原则:
1.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地。
2.划分各水域功能一般不能低于现状功能。需要降低现状功能时,应做技术经济论证,报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同一水域兼有多类功能时,按最高功能划分类别。
4.同一河流在划分不同河段的功能类别时,要相互协调。上游河段的功能划分应满足下游的功能要求,进入湖泊、水库的河流应满足湖泊、水库的功能要求。
5.坚持实用可行,便于管理。对重要水域(如城镇河段、污染较重、高功能水域)逐一划分,一般水域和较小水体笼统划分。
三、水域环境功能划类结果:
1.划分结果见《甘肃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类别划分表》。
2.水库的功能类别划分均在所流经的河段中,未集中划分。
3.对于其它未列入的水域作如下规定:
以专业水产、养殖和以农业用水为主兼有水产养殖的水域(河、渠等)及分散式饮用水源,原则上适用于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标准;
对季节性河流灌区渠首下游的古河道,因主要功能为泄洪、纳污,原则划分为Ⅴ类,但其水质必须满足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等功能的要求。
甘肃省地面水环境保护功能类别划分表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一、黄河流域 |
|----------------------------------------|
|(一)黄河干流水系 |

|----------------------------------------|
| | 玛 曲 |玛曲县境内全河段 |433 | Ⅲ |
| |-----|--------------|-------|-------|
| | |入永靖县-炳灵寺 |100 | Ⅲ |
| | |--------------|-------|-------|
| | |刘家峡水库 | 57 | Ⅱ |
| | 永 靖 |--------------|-------|-------|
| | |小川-西固新城梁家湾 | 67 | Ⅲ |
| | |--------------|-------|-------|
| | |盐锅峡水库 | 2.2 | Ⅲ |
|黄 河|-----|--------------|-------|-------|
|干 流| |八盘峡水库 | 0.49 | Ⅲ |
| | |--------------|-------|-------|
| | 兰 州 |梁家湾-西固水厂总排泥口 | | |
| | (红古 | | 6 | Ⅱ |
| | 区-西 |下游50米 | | |
| | 固区) |--------------|-------|-------|
| | |西固水厂-水川乡龙泉渡口 | 87 | Ⅲ |
| |-----|--------------|-------|-------|
| | |龙泉渡口-四龙口下 | 36 | Ⅱ |
| | 白 银 |--------------|-------|-------|
| | |四龙口下-黑山峡 |184 | Ⅲ |

|---|-----|--------------|-------|-------|
| | |桑科水库 | | Ⅰ |
| | |--------------|-------|-------|
| | 夏 河 |桑科水库-夏河皮革厂 |106 | Ⅱ |
| | |--------------|-------|-------|
|大夏河| |夏河皮革厂-尹集桥 |515 | Ⅲ |
| |-----|--------------|-------|-------|
| | 夏河- |尹集桥-折桥 |182 | Ⅲ |
| | |--------------|-------|-------|
| | 临夏 |折桥-刘家峡水库口 |166 | Ⅲ |
|---|-----|--------------|-------|-------|
| | |源头-合作镇 | | Ⅰ |
|格 河| 夏 河 |--------------| 70 |-------|
| | |合作镇-汇入大夏河口 | | Ⅲ |
------------------------------------------
续表1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槐 树| 夏 河 |源头-夏河临夏交汇处 | | Ⅰ |
| |-----|--------------| 24 |-------|
|关 河|夏河-临夏|交汇处-汇入大夏河口 | | Ⅲ |
|---|-----|--------------|-------|-------|
|老 鸦| |源头-麻尼寺沟 | | Ⅰ |
| | 临 夏 |--------------| 30 |-------|
|关 河| |麻尼寺沟-汇入大夏河口 | | Ⅲ |

|---|-----|--------------|-------|-------|
| | |源头-红台 | | Ⅰ |
|洪水河| 临 夏 |--------------| 32 |-------|
| | |红台-汇入大夏河口 | | Ⅳ |
|---|-----|--------------|-------|-------|
| | 和 政 |源头-马家堡 | | Ⅰ |
|牛津河|-----|--------------| 23 |-------|
| |和政-临夏|马家堡-汇入大夏河口 | | Ⅲ |
|---|-----|--------------|-------|-------|
| | 天 祝 |源头-岔口驿 | | Ⅱ |
|庄浪河|-----|--------------|254 |-------|
| | 永 登 |岔口驿-入黄河口 | | Ⅲ |
|---|-----|--------------|-------|-------|
| |通渭-定西|源头-高崖坪(东河) | 74.7 | Ⅱ |
| |-----|--------------|-------|-------|
| | 定 西 |源头-东河汇合处(西河) | 67.5 | Ⅱ |
|关川河|-----|--------------|-------|-------|
| | 定 西 |东西河汇入口-谗口 | 20 | Ⅴ |
| |-----|--------------|-------|-------|
| |定西-会宁|谗口-祖历河汇入口 |160 | Ⅲ |

|----------------------------------------|
|(二)洮河水系 |
|----------------------------------------|
| | 碌 曲 |源头-碌曲县城桥头 |120 | Ⅰ |
| |-----|--------------|-------|-------|
|洮 河|碌曲-临洮|碌曲桥头-临洮县城 |400 | Ⅱ |
| |-----|--------------|-------|-------|
| | 临 洮 |临洮-汇入黄河口 |150 | Ⅲ |
|----------------------------------------|
|(三)湟水水系 |
------------------------------------------
续表2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湟 水|兰州红古区|海石湾-汇入黄河口 |100 | Ⅲ |
|---|-----|--------------|-------|-------|
|大通河| 永 登 |入省境-汇入湟水口 | 73 | Ⅲ |
|----------------------------------------|
|(四)渭河水系 |

|----------------------------------------|
| | |源头-渭源五竹乡 | | Ⅰ |
| | 渭 源 |--------------| 35 |-------|
| | |五竹乡-清源镇 | | Ⅱ |
| |-----|--------------|-------|-------|
|渭 河| |清源镇-陇西文峰镇 | 58 | Ⅲ |
| | 陇 西 |--------------|-------|-------|
|干 流| |文峰镇-武山鸳鸯镇 | 22 | Ⅳ |
| |-----|--------------|-------|-------|
| |武山-甘谷|鸳鸯镇-甘谷渭水浴 | 62 | Ⅲ |
| | |--------------|-------|-------|
| | -天水 |渭水浴-北道牛背村 |183 | Ⅲ |
|---|-----|--------------|-------|-------|
| | |源头-秦城区藉口 | | Ⅰ |
| | |--------------| 58.2 |-------|
|藉 河|甘谷-天水|藉口-西十里 | | Ⅱ |
| | |--------------|-------|-------|
| | |西十里-汇入渭河口 | 23 | Ⅳ |

|---|-----|--------------|-------|-------|
| | 张家川 | | | |
| | |源头-山门镇(牛头河) | | |
| | -天水 | | | Ⅰ |
| |-----|--------------| | |
| |清水-天水|源头-张家川县城(后川河) | | |
|牛头河|-----|--------------| 86 |-------|
| | |山门-红堡(牛头河) | | Ⅱ |
| | 张家川-|--------------| |-------|
| | |张家川县城-红堡(后川河) | | Ⅳ |
| | 天水 |--------------| |-------|
| | |红堡-汇入渭河口 | | Ⅲ |
|---|-----|--------------|-------|-------|
| |西吉-庄浪|西吉-秦安县城 | | Ⅱ |
|葫芦河| |--------------|301 |-------|
| | -秦安 |秦安-汇入渭河口 | | Ⅲ |
------------------------------------------
续表3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 |源头-漳县城区(漳河) | | |
| | 漳 县 | | | Ⅰ |
| | |源头-马力乡(榜沙河) | | |
|榜沙河|-----|--------------| 85.3 |-------|
| |漳县-武山|漳县-汇入榜沙河口(漳河) | | Ⅱ |
| |-----|--------------| |-------|
| | 武 山 |马力乡-汇入渭河口 | | Ⅲ |

|---|-----|--------------|-------|-------|
| | |源头-滩歌乡 | | Ⅰ |
|山丹河| 武 山 |--------------| |-------|
| | |滩歌乡-汇入渭河口 | | Ⅱ |
|---|-----|--------------|-------|-------|
| | |源头-沿安乡 | | Ⅰ |
| | |--------------| |-------|
|大南河| 武 山 |沿安乡-四门乡 | | Ⅱ |
| | |--------------| |-------|
| | |四门乡-汇入渭河口 | | Ⅲ |
|---|-----|--------------|-------|-------|
| | |源头-皂郊 | | Ⅰ |
|南沟河| 天 水 |--------------| |-------|
| | |皂郊-汇入渭河口 | | Ⅱ |

|---|-----|--------------|-------|-------|
| | |源头-甘泉乡 | | Ⅰ |
|永川河| 天 水 |--------------| |-------|
| | |甘泉乡-汇入渭河口 | | Ⅱ |
|----------------------------------------|
|(五)泾河水系 |
|----------------------------------------|
| | 平 凉 |崆峒山水库 | 0.28 | Ⅱ |
|泾 河|-----|--------------|-------|-------|
| | |八里桥-平镇桥 | 20 | Ⅳ |
|干 流|平凉-泾川|--------------|-------|-------|
| | |平镇桥-长庆桥 | 95 | Ⅲ |
|---|-----|--------------|-------|-------|
| |华亭-崇信| | | |
|讷 河| |安口镇-汇入泾河口 |120 | Ⅲ |
| | -泾川 | | | |
------------------------------------------
续表4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华池-庆阳|铁角城-庆阳县城(东河) |105.8 | Ⅱ |
| |-----|--------------|-------|-------|
| | |环县天池-洪德(环江) | 56.8 | Ⅰ |
| | 环 县 |--------------|-------|-------|
|马莲河| |洪德-五里桥(西河) | 68 | Ⅲ |
| |-----|--------------|-------|-------|
| | 庆 阳 |五里桥-庆阳县城 | 83 | Ⅳ |
| |-----|--------------|-------|-------|
| |庆阳-宁县|东西河汇合处-泾河汇入口 |124 | Ⅲ |

|---|-----|--------------|-------|-------|
| | |环县毛井乡-巴家咀水库坝 |143 | Ⅰ |
|蒲 河|环县-镇原|坝下 | | |
| | |水库坝下-泾河汇入口 | 70 | Ⅲ |
|---|-----|--------------|-------|-------|
|黑 河| 庆 阳 |源头-汇入蒲河口 | | Ⅰ |
|---|-----|--------------|-------|-------|
|茹 河| 镇 原 |源头-汇入蒲河口 | 75 | Ⅲ |
|----------------------------------------|
|二、长江流域 |
|----------------------------------------|
|(六)嘉陵江水系 |
|----------------------------------------|
|白龙江| 迭 部 |源头-迭部电尕乡 | 72 | Ⅰ |

|---|-----|--------------|-------|-------|
| | |电尕乡-舟曲曲瓦沟 |120 | Ⅱ |
| | 舟 曲 |--------------|-------|-------|
| | |曲瓦沟-两河口 | 67.5 | Ⅱ |
| |-----|--------------|-------|-------|
| | 宕 昌 |两河口-年家村 | 20 | Ⅲ |
|白龙江|-----|--------------|-------|-------|
| | 武 都 |年家村-外纳立桥 |105 | Ⅲ |
| |-----|--------------|-------|-------|
| | |外纳立桥-中庙关子沟 |104.5 | Ⅲ |
| | 文 县 |--------------|-------|-------|
| | |碧口水库 | 5.21 | Ⅲ |
------------------------------------------
续表5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 |源头-阿坞 | | Ⅰ |
|岷 江| 宕 昌 |--------------|100 |-------|
| | |阿坞-两河口 | | Ⅱ |
|---|-----|--------------|-------|-------|
|角弓河| 宕 昌 |源头-角弓桥 | 4.0 | Ⅱ |
|---|-----|--------------|-------|-------|
| | 舟 曲 |源头-插岗角儿桥 | | Ⅰ |
|拱坝河|-----|--------------| 88.5 |-------|
| |舟曲-武都|角儿桥-两水后村 | | Ⅱ |

|---|-----|--------------|-------|-------|
| | |源头-琵琶镇 | | Ⅰ |
|洛塘河| 武 都 |--------------| 85.0 |-------|
| | |琵琶镇-汇入白龙江口 | | Ⅱ |
|---|-----|--------------|-------|-------|
| | |源头-日照 | | Ⅰ |
|五库河| 武 都 |--------------| 80.0 |-------|
| | |日照-汇入白龙江口 | | Ⅱ |
|---|-----|--------------|-------|-------|
|小 团| |源头-靳家梁 | | Ⅰ |
| |武都-文县|--------------| 33.8 |-------|
|鱼 河| |靳家梁-汇入白龙江口 | | Ⅱ |
|---|-----|--------------|-------|-------|
| | |源头-屯寨 | | Ⅰ |
|羊汤河| 文 县 |--------------| 32.5 |-------|
| | |屯寨-汇入白龙江口 | | Ⅱ |

|---|-----|--------------|-------|-------|
| |四川南坪 | | | |
| | |源头-石鸡坝柴门关 |140 | Ⅰ |
|白水江| -文县 | | | |
| |-----|--------------|-------|-------|
| | 文 县 |柴门关-碧口水库入口 |103.7 | Ⅱ |
|---|-----|--------------|-------|-------|
|让水河| 文 县 |源头-碧口水库入口 | 21 | Ⅰ |
|---|-----|--------------|-------|-------|
| | |源头-盐关 | 22 | Ⅰ |
| | |--------------|-------|-------|
| | 天 水 |盐关-漾水河汇入口 | 28 | Ⅱ |
|西汉水| |--------------|-------|-------|
| | |漾水河汇入口-西和大桥 | | Ⅲ |
| |-----|--------------|112 |-------|
| |西和-成县|西和大桥-出省界 | | Ⅴ |
------------------------------------------
续表6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 |源头-罗坝 | 7 | Ⅰ |
|燕子河| 礼 县 |--------------|-------|-------|
| | |罗坝-西汉水汇入口 | 8 | Ⅱ |
|---|-----|--------------|-------|-------|
| | |源头-上坪 | 28 | Ⅰ |
|洮坪河| 礼 县 |--------------|-------|-------|
| | |上坪-西汉水汇入口 | 37 | Ⅱ |

|---|-----|--------------|-------|-------|
| | |源头-入礼县境(良恭河、竹 | | |
| | | | 51 | Ⅰ |
|清水江|宕昌-礼县|院河) | | |
| | |--------------|-------|-------|
| | |礼县-汇入西汉水口 | 38 | Ⅱ |
|---|-----|--------------|-------|-------|
| | |源头-草关村 | 6 | Ⅰ |
|六巷河| 西 和 |--------------|-------|-------|
| | |草关村-石峡河汇入口 | 30 | Ⅴ |
|---|-----|--------------|-------|-------|
| | |源头-元滩 | 7 | Ⅰ |
|石峡河|西和-成县|--------------|-------|-------|
| | |元滩-西汉水汇入口 | 31 | Ⅴ |
|---|-----|--------------|-------|-------|
| | 武 都 |源头-佛崖(甘泉河) | | Ⅰ |
|平洛河|-----|--------------|-------|-------|
| | 康 县 |佛崖-西汉水汇入口 | | Ⅱ |

|---|-----|--------------|-------|-------|
|嘉陵江|两当-徽县|两当西坡-出省界 | | Ⅲ |
|---|-----|--------------|-------|-------|
| | |源头-麻沿河汇入口 | 15 | Ⅰ |
| | |--------------|-------|-------|
|长丰河| 成 县 |麻沿河汇入口-柏湾 | 50 | Ⅲ |
| | |--------------|-------|-------|
| | |柏湾-汇入嘉陵江口 |115 | Ⅳ |
|---|-----|--------------|-------|-------|
| | |源头-碾坝(碾坝河) | | |
|燕子河| 康 县 | | 10 | Ⅰ |
| | |源头-店子(秧田河) | | |
------------------------------------------
续表7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 |碾坝-汇入嘉陵江口 | | Ⅱ |
|燕子河| 康 县 |--------------|107 |-------|
| | |店子-汇入燕子河口 | | Ⅱ |
|---|-----|--------------|-------|-------|
| | |源头-太白 | 40 | Ⅰ |
| | |--------------|-------|-------|
| | |太白-峡口 | 30 | Ⅱ |
|永宁河| 徽 县 |--------------|-------|-------|
| | |峡口-汇入嘉陵江口(包括 | | |
| | | | 74 | Ⅲ |
| | |洛坝河) | | |

|---|-----|--------------|-------|-------|
| | |源头-化岭 | 10 | |
| | |--------------|-------| Ⅰ |
| | |源头-石头坪(伏镇河) | | |
| | |--------------|-------|-------|
| | |化玲-红川大桥 | 31 | |
|洛 河| 徽 县 |--------------|-------| Ⅱ |
| | |石头坪-伏镇取水口 | | |
| | |--------------|-------|-------|
| | |红川-汇入嘉陵江口 | 61 | |
| | |--------------|-------| Ⅲ |
| | |伏镇-汇入嘉陵江口 | | |
|---|-----|--------------|-------|-------|
| | |源头-太阳 | 23 | Ⅰ |
|两当河| 两 当 |--------------|-------|-------|
| | |太阳-汇入嘉陵江口 | 39 | Ⅱ |
|---|-----|--------------|-------|-------|
| | |源头-银杏 | | Ⅰ |
| | |--------------| 23 |-------|
|西 河| 徽 县 |银杏-徽县城关取水口 | | Ⅱ |
| | |--------------|-------|-------|
| | |城关-汇入嘉陵江口 | 19 | Ⅲ |
|----------------------------------------|
|三、内陆河流域 |
|----------------------------------------|
|(七)石羊河水系 |
------------------------------------------
续表8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 |源头-红沙河煤矿 | | Ⅰ |
| | |--------------|-------|-------|
|西大河| 永 昌 |红沙河煤矿-永昌北海子 |100 | Ⅱ |
| | |--------------|-------|-------|
| | |西大河水库 | 0.87 | Ⅱ |
|---|-----|--------------|-------|-------|
| | |源头-柴云寺 | | Ⅰ |
| | |--------------|-------|-------|
|东大河|肃南-永昌|柴云寺-永昌北海子 | 70 | Ⅱ |
| | |--------------|-------|-------|
| | |皇城水库 | 8.0 | Ⅱ |

|---|-----|--------------|-------|-------|
| | |永昌北海子-河西堡西山坡 | 20 | Ⅱ |
|金川河| 永 昌 |--------------|-------|-------|
| | |金川峡水库 | 0.65 | Ⅱ |
|---|-----|--------------|-------|-------|
| | 肃 南 |源头-肃南大草滩村 | 25 | Ⅰ |
| |-----|--------------|-------|-------|
| | |大草滩村-西营灌区渠首 | 48 | Ⅱ |
|西营河| |--------------|-------|-------|
| | 武 威 |西营水库 | 0.20 | Ⅱ |
| | |--------------|-------|-------|
| | |渠首以下古河道 | | Ⅴ |

|---|-----|--------------|-------|-------|
| | 天 祝 |源头-天祝旦马乡上寺村 | 18 | Ⅰ |
| |-----|--------------|-------|-------|
| | |上寺村-金塔灌区渠首 | 20 | Ⅱ |
|金塔河| |--------------|-------|-------|
| | 武 威 |南营水库 | 0.16 | Ⅱ |
| | |--------------|-------|-------|
| | |杨家河段 | 13 | Ⅲ |
|---|-----|--------------|-------|-------|
| | 天 祝 |源头-天祝双龙沟煤矿 | 4 | Ⅰ |
| |-----|--------------|-------|-------|
| | |双龙沟煤矿-黄羊灌区渠首 | 52 | Ⅱ |
|黄羊河| |--------------|-------|-------|
| | 武 威 |黄羊水库 | 0.56 | Ⅱ |
| | |--------------|-------|-------|
| | |灌区渠首以下古河道 | | Ⅴ |
------------------------------------------
续表9
------------------------------------------
| | | 水 域 划 分 范 围 | |
|河 流| 流 经 |----------------------| 执行类别 |
|水 系| | |长度(KM) |(GB3838|
|名 称| 市、县 | 起 止 范 围 | 库 容 |-88) |
| | | | 3 | |
| | | | (亿米 ) | |
|---|-----|--------------|-------|-------|
| | 天 祝 |源头-天祝大洪沟村 | 23 | Ⅰ |
| |-----|--------------|-------|-------|
|古浪河| |大洪沟村-古浪河灌区渠首 | | Ⅱ |
| | 武 威 |--------------|-------|-------|
| | |十八里水库 | | Ⅱ |

|---|-----|--------------|-------|-------|
| | |武威市制革厂排污口-白疙 | | |
| | 武威- | | 3 | Ⅴ |
| | |瘩桥 | | |
| | 四坝桥 |--------------|-------|-------|
|石羊河| |白疙瘩桥-东寨乡校东 | 4 | Ⅴ |
| |-----|--------------|-------|-------|
| | |校东-红崖山水库入口 | 50 | Ⅲ |
| | 民 勤 |--------------|-------|-------|
| | |红崖山水库 | 0.975| Ⅲ |
|----------------------------------------|
|(八)黑河水系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对一份刑事裁定书的评析
罗书平

  2000年4月18日,《人民法院报》在第2版全文刊登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轰动全国的游戏厅经营者杀害三名小学生案的终审刑事裁定书。这是一份近年来人民法院制作的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规范的裁判文书。它具有如下特点:
  格式规范,程序合法。本案是上诉案件,适用的是第二审程序。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原则上应当进行“开庭审理”,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决定不开庭审理”。依照这一规定精神和本案的具体情况,本案采取了不开庭审理的形式,但在裁定书的首部对此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作了明确的表述,即“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认为案件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从而体现了程序合法和司法公正的精神。
  完整反映一审判决的内容。本裁定书严格按照《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有关在制作二审维持原判的裁定书应当“首先概述原判认定的事实、证据、理由和判决结果;其次概述上诉、辩护的意见;最后概述人民检察院在二审中提出的新意见”的要求,表述一审内容和上诉理由。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本裁定书在表述一审判决内容时,不仅概述了一审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金祥武所犯故意杀人罪、被告人金祥玉所犯包庇罪的犯罪事实,而且对一审判决的定案证据进行了详细的列写,着重写明某一证据能够证明的内容,如对证据8表述为“在焚烧现场提取的衣服残片,经三被害人家长辩认,确系杜洛飞、段珂珂、薛亚山所穿的衣服”。这样,更加证明了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从而为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上诉打下了基础。
  繁简适当。由于本案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并不涉及原判认定的事实和证据,更由于一审和二审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和证据并无出入,因此,本裁定书认真把握《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所体现的“此繁彼简”的精神,一方面对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提意见进行高度概括,即“被告人金祥玉以‘量刑重’为由提出上诉,被告人金祥武的辩护人提出‘金祥武认罪态度好,请求给予从轻处罚’”,另一方面在二审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部分,对前面已对一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作了概述,且二审审理结果并无出入的就没有再进行重复表述,体现了“繁简适当”的原则。
  说理充分、针对性强。针对被告人的上诉理由(量刑重)和辩护人辩护的意见(认罪态度好,请求从轻处罚),本裁定书通过对二被告人各自的犯罪事实的性质、情节、危害后果进行的全面分析,从而作出被告人金祥玉的行为“已构成包庇罪,犯罪情节严重,原判依法对其从重处罚并无不当”和被告人金祥武“所犯杀人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故其辩护人要求对其从轻处罚的理由不予采纳”的结论。
  当然,这份刑事裁定书还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遗漏了有关死刑复核的内容
  这是一起将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二为一”的案件。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审判决后,只要共同被告人之一提出了上诉,全案就无条件地进入二审程序;同时,本案提出上诉的是因犯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的第二被告人,而在一审中被判处死刑的第一被告人没有上诉。由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是对于判处死刑的案件,无论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人在一审判决后是否提出上诉都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因此,在本案进入二审程序的同时,就涉及到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问题。而这些法定的审判程序和审理过程应在二审(复核)的裁判文书中予以表述。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在《法院刑事诉讼文书样式》中也作了明确的要求,即要求写明“肯定原判认定的事实、情节及其证据的具体内容”。然而遗憾的是,在这份刑事裁定书中,除了主文部分有一句“本裁定即为核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金祥武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裁定”外,在二审(复核)“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部分对该部分的“具体内容”只字未提。
二、对二审中认定的新的事实未表述相应的证据
  据该裁定介绍,本案第二被告人上诉的主要理由是原判“量刑重”,其上诉理由不涉及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证据的异义,但二审在“经本案审理查明”的事实部分明显增加了在一审认定的事实和证据部分没有的新“事实”:上诉人金祥玉明知其弟金祥武杀死三名小学生,与金祥武将尸体转移隐藏,告诉金祥武“要将此事处理干净”。由于刑法第310条规定的包庇罪的法定刑有两个:犯包庇罪情节一般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毫无疑问,二审裁定中新增的这一“事实”是认定被告人犯罪“情节严重”的重要根据,也是“原判对其从重处罚并无不当”的主要理由。然而,对这一重要的事实情节,而且是在“不开庭审理”的二审程序中新增加的,在客观叙述之后居然没有写明其定案的证据是什么,显然是不符合控辩式审判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文书样式的格式的。
 附:河南省高院的刑事裁定书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刑事裁定书
  (2000)豫法刑二终字第65号 原公诉机关洛阳市人民检察院。
  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金祥玉,男,1961年5月10日出生,满族,辽宁省锦州市人,高中文化,捕前系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第六冶金建设公司工人,住该公司单身宿舍楼3门1楼。因涉嫌犯故意杀人罪于2000年3月6日被刑事拘留,同年3月10日被逮捕。现押于洛阳市看守所。
  指定辩护人赵永川、陈胜,河南醒世律师事务所律师。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洛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金祥武犯故意杀人罪,金祥玉犯包庇罪一案,于2000年3月27日作出(2000)洛刑三初字第14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金祥武服判。原审被告人金祥玉对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听取辩护人的意见,认为案件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2000年2月27日下午,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子弟小学六年级学生杜洛飞、段珂珂、薛亚山到被告人金祥武经营的索尼电脑游戏厅打游戏机,因未付费用人民币2?5元,引起被告人金祥武不满。被告人金祥武强迫三被害人跪在游戏厅柜台内,先用拳头、铁链子锁将三人打昏,用细铁丝将三人的手捆绑,后持水果刀向杜洛飞的颈部、胸部猛刺数刀,向段珂珂腰部猛刺一刀,向薛亚山颈部横切一刀,致三被害人当场死亡。当日晚,金祥武将杀人的事实告诉了其兄金祥玉,被告人金祥玉伙同金祥武将三具尸体转移至宜阳县寻树乡大柳树村东白石崖沟内200米处,点燃气油将尸体焚烧。后金祥武、金祥玉先后逃至辽宁省凌海市躲藏。3月5日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
  1?被害人的父亲杜世平、段强、薛兵和向公安机关的报案材料称,杜洛飞、段珂珂、薛亚山于2000年2月20日下午去索尼电脑游戏厅后便失踪,该游戏厅自三人失踪后再没有开业。
  2?学生贾笑真、王瑞、夏磊关于在电脑游戏厅见到金祥武强迫杜洛飞、段珂珂、薛亚山跪在柜台内,用拳头和铁链锁对三人进行殴打,将段珂珂头部打破,及金祥武将贾笑真、王瑞、夏磊从游戏厅内赶出的证言。
  3?被告人金祥武供述其用拳头和链子锁把三被害人打昏,用铁丝捆绑三被害人的手,持刀对三人颈部、胸部等部分连刺数刀,致三人当场死亡,与其兄金祥玉移尸、焚尸,后逃往辽宁省凌海市躲藏。
  4?被告人金祥玉供述其伙同金祥武将三具尸体转移至金祥武家中,又租车将尸体拉到宜阳县寻树乡大柳树村东白石崖沟内,点燃汽油焚烧,后逃至辽宁省凌海市躲藏。
  5?出租车司机高亚锋经对照片确认后证实,2000年2月28日下午4时许,金祥武、金祥玉租乘其车运两个大纸箱到宜阳县寻树乡大柳树村东一山沟内。
  6?宜阳县寻树乡大柳树村村民孙成虎、孙顺伟、孙令辉、孙令伟证实,2000年2月28日下午4—5点钟,在大柳树村东白石崖沟内看到两个人在焚烧物体,经对照片辩认,指认两个人是金祥武和金祥玉。
  7?《物证检验报告》证实,索尼电脑游戏厅内提取的血迹经检验与三被害人的血型一样。
  8?在焚尸现场提取的衣服残片,经三被害人家长辩认,确系杜洛飞、段珂珂、薛亚山所穿的衣服。
  9?《尸体检验报告》证实,被害人杜洛飞、段珂珂、薛亚山系被他人所害后焚尸,尸体均有锐器伤,且分布于颈部、胸部等致命部位。
  10?公安机关在索尼电脑游戏厅提取了铁链子锁、在焚尸现场提取了遗留的铁丝。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上述事实、证据,经庭审举证、质证,查明属实,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金祥武犯故意杀人罪、被告人金祥玉犯包庇罪罪名成立。金祥武杀死三人,后又焚尸,杀人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被告人金祥玉明知其弟金祥武杀人,伙同金祥武转移、焚烧尸体,妄图毁灭罪证,犯罪情节严重,亦应依法惩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三百一十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被告人金祥武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认定被告人金祥玉犯包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被告人金祥玉以“量刑重”为由提出上诉。被告人金祥武的辩护人提出“金祥武认罪态度好,请求给予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
  经本院审理查明:上诉人金祥玉明知其弟金祥武杀死三名小学生,与金祥武将尸体转移隐藏,告诉金祥武“要将此事处理干净”。并伙同金祥武焚烧尸体,毁灭罪证,后与金祥武合谋先后潜逃。当公安人员对其询问时,其仍作虚假供述,妄图使金祥武逃避法律制裁。其行为已构成包庇罪,犯罪情节严重,原判依法对其从重处罚并无不当。被告人金祥武虽能供述其杀人的犯罪事实,但其所犯杀人罪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依法应予严惩,故其辩护人要求对其从轻处罚的理由不予采纳。
  本院认为,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金祥武犯故意杀人罪、上诉人金祥玉犯包庇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驳回上诉人金祥玉的上诉,维持原判。
  本裁定为终审裁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授权高级人民法院和解放军军事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的规定,本裁定即为核准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金祥武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
  审判长 高跃波 
  审判员 樊锡广 
  代理审判员 王连山 
  二?0?0?0年四月十一日 
  书记员 李希(兼) 
  (作者单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